当前位置:

质量之旗扬三湘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周 佳 编辑:刘郁蕾 2018-10-08 09:59:10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的话

  质量强则国家强,质量兴则民族兴。

  自改革开放大潮奔涌,在国家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人民砥砺奋进、锐意进取,推进湖南质量事业大步向前。

  从《湖南省质量振兴规划》到《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质量兴湘战略的意见》;从《湖南省质量发展纲要(2012-2020年)》到开展质量提升十大行动……围绕高质量发展和质量强省的目标,一声声催人奋进的号角在三湘大地吹响,一个个实实在在的举措奏出了质量发展的强音。我省质量事业稳步发展,质量品牌成果丰硕,质量基础全面夯实,质量治理体系不断完善,质量改革成效不断涌现。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质量提升行动年。从今天起,我们将推出“质量提升看湖南”系列报道,回顾我省推动质量强省的铿锵足迹,记录我省质量事业发展的辉煌历程,为加快推进质量强省战略,推动“湖南速度”向“湖南质量”、“湖南制造”向“湖南创造”、“湖南产品”向“湖南品牌”转变蓄势、鼓劲!

  周 佳

  四十年巨变,翻天覆地。

  从城市到农村、从东部到西部、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展开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全方位的历史性转变。

  我国质量工作也伴随着改革开放而来。

  1978年6月24日,面对国民经济恢复初期,许多企业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不高,当时的国家经贸委向全国发出了关于开展“质量月”活动的通知,要求大张旗鼓地宣传“质量第一”的思想,树立“生产优质品光荣、生产劣质品可耻”的社会风尚。

  此后40年中,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升,质量监管制度日益健全,质量基础工作不断加强,质量法制建设从无到有取得长足进展,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人人关注质量的氛围日益浓厚,出现越来越多高质量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党的十九大更是突出强调了质量,明确提出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建设质量强国。新时代,向质量奋进的战鼓声声催人——

  不忘初心,顺势而上!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省深入推进质量强省战略,质量总体水平得到不断提升,质量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进一步增强,“湖南质量”、“湖南创造”、“湖南品牌”等名片正闪耀出最动人的光芒。

  高位推动 质量氛围凝聚成力

  “质量是强省之基、立业之本和转型之要,与群众福祉息息相关。要把提升质量作为引领新常态的关键举措、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锻造湖南品牌的有力抓手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以高度的思想和行动自觉推动质量发展。”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在第五届省长质量奖颁奖暨全省质量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字字铿锵。

  自2012年《湖南省质量发展纲要(2012-2020年)》的颁布开启了湖南质量事业发展的新时代,质量工作便成为了我省建设“富饶美丽新湖南”的中心任务。

  省委、省政府对质量工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质量工作内容被写入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政府工作报告、“十三五”规划纲要、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等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文件之中;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全省工业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湖南省贯彻〈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省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关于加快质量发展建设质量强省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全面推动提升全省质量总体水平;成立省质量强省领导小组,49个厅局成员齐抓共管——

  省委、省政府对质量工作的推进力度前所未有!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质量100指数”研究,被列为国家质检总局政策理论研究重大课题,质量管理进一步升级;将质量工作作为市州、县市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县市政府对乡镇、社区的质量工作考核也已起步;《湖南质量报告》发布形成常态;完善政府质量奖励激励机制,设立省长质量奖;“一月三日五进”(质量月、世界计量日、标准化日、认证认可日,质量宣传进企业、进机关、进商场、进学校、进社区)活动深入开展——

  如今,“人人关注质量、人人支持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生动局面迅速形成,全省14个市州、122个县区开展了质量强市、质量强县(区)活动,14个市州政府全部设立了市(州)长质量奖;湘潭市、株洲市、永州市获批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长沙、张家界列入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创建试点城市;今年8月,我省2016-2017年度质量工作考核得分晋升B级,排全国第15位,已连续4个考核年度稳步上升……政府监管、市场调节、企业主体、行业自律、社会参与的“大质量”工作格局正日益构建。

  创新引领 质量基础全面夯实

  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是推动质量提升的技术基础,是推动质量提升的关键。强化质量基础,切实增强服务产业的技术能力始终在我省的质量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仅“十二五”期间,我省就获得9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为我省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计量服务领域持续拓展。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1351项,发布计量技术法规12项;在全国率先建立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能够对全省800家重点耗能企业和公共机构的用能情况进行24小时在线监控;加强对1300台环境监测仪器的周期检定,有力服务了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目前全省已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03个,依法授权的机构238个,已形成以省计量检测研究院为龙头、市(州)计量所为骨干、县(市、区)质检计量综合所为基础、授权检定机构为补充的量值传递和溯源体系。

  标准化水平显著提高。烟花爆竹、起重机2个国际标准化组织和20个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落户湖南;累计制修订国际标准99项,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1031项、地方标准1390项,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79个;开展国家级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2个、省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25个、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4个;我省成为除北京、上海、江苏外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秘书处最多的省份。

  认证认可工作不断加强。目前全省持有有效计量认证证书的实验室1600多家,覆盖交通运输、建设工程、建筑材料、卫生疾控等20多个领域;指导5054家企业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794家企业通过强制性产品认证、1720家实验室通过资质认定,为“湖南制造”提供了技术支撑;“两型”认证工作被国家发改委列为改革试验区的重大项目。

  检验检测实力有效提升。建立了24个国家质检中心、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58个省级质检中心,具备对5100种产品、1.1万个参数、8大类特种设备的检测能力,我省国家质检中心总量位居全国第8位、中部六省第一;率先成立湖南省检验检测特色产业园,打造中部检测之都,集聚检测装备制造与技术服务企业70余家,综合产值突破50亿元,并成为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

  与此同时,长株潭城市群 “中国制造”质量技术基础综合示范区试点、中国计量院长沙基地、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长株潭)、省特种设备应急救援演练基地、全省首个“互联网+检验检测”平台——湖南省科研仪器设施和检验检测资源开放共享服务平台等质监技术服务项目、平台正如火如荼开展。

  踏石留印 供给质量水平不断提升

  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质量发展的理念和价值取向,不断提高质量供给的效率和水平,满足质量需求是新时代质监人的责任与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四大质量”,实现了全域覆盖、全面发力,人民群众的质量获得感普遍提升。

  在产品质量上——长沙、株洲、湘潭和衡阳四市批准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1274”行动计划(12个重点产业、7大专项行动、4大标志性工程)和20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发展行动计划全面推进,一大批重点项目实施了技术改造,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工业机器人、装配式建筑等产业快速发展。目前,我省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为93.64%,主要农产品质量合格率超过98%。

  在工程质量上——鼓励企业争创“鲁班奖”、“芙蓉奖”等国家、省级优质工程,打造一批实力强、质量优、信誉好的工程建设品牌企业。仅2016-2017年度,我省承(参)建的22个工程,喜获34项“鲁班奖”,67项工程获省“芙蓉奖”,439项工程获省优质工程奖。水利建设质量监督工作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以打造“品质工程”为核心,加强了交通运输行业质量管控。

  在服务质量上——在商贸、旅游、金融、物流、铁路、公路、民航等领域导入全面质量管理;推进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建立了“网上发现、源头追溯”网购产品质量监管新机制,长沙市开展了全国网上市场监管创新示范城市建设;精确规范79道经典湘菜的原料产地、数量规格、制作要求,培育张家界、韶山等一批国家级旅游标准化示范区。

  在环境质量上——大力推进碧水蓝天工程,建立了“河长制”,全省98条江河的省控断面水质呈向好趋势,洞庭湖湖体监测断面同比明显改善;14个市州城市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为293天,全省PM2.5年平均浓度为48微克/立方米,下降9.4%。土壤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不仅如此,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中国质量奖”;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6家企业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28家企业获得“省长质量奖”;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78个,年产值突破1200亿元;湖南名牌总数达800个。一个个鲜活的数字,是我省供给质量水平提升的最好验证,是质量强省战略路上的一串串美妙音符。

  保民惠民 质量治理体系日趋完善

  质量,体现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质量安全关系民生福祉。我省质监系统坚持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增强全省综合实力为根本目的,主攻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突出问题,重点关注涉及国计民生、健康安全的消费品、特种设备、能源类、安全类、计量类、服务类等领域质量体系建设,始终坚守安全底线,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安全监管得到新加强。

  ——监督抽查更加近民生、接地气。聚焦公众意见,改善抽查结构,深入开展“你点我查”活动;对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控中发现带有行业性、区域性严重质量安全问题的产品,采取专项治理、质量约谈、稽查建议、产品召回等措施。仅2017年,14类、70种重点工业产品被纳入监抽目录,对省级重点工业产品监督抽查将达7049批次,建立了“网上购样、网下检验,网上公布、网下查处”常态化监管机制,对不合格产品严格处置,处置率达100%。

  ——执法打假更加大力度、保成效。质量违法行为“零容忍”,以“三涉两高”产品和领域为重点,深入开展“质监利剑”、“双打”专项行动,严查大要案件;建立执法打假工作督查制度,对案件频发、问题突出的地方,约谈地方质监机构和政府负责人。2017年,省市县三级联动,查办各类案件2516件,涉案货值5965万元。连续14年保持了特种设备较大及以上事故的零纪录。加强缺陷产品召回工作,累计召回缺陷产品16批次、14.6万件,缺陷校服召回全国开先河。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稽查工作被省政府推荐为全国打假工作先进。

  ——投诉申诉机制更加便捷、迅速。建立了完善的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投诉申诉处理机制;质量投诉申诉渠道进一步多样化,实现了来人、来函、电话、短信、网络等多方位受理;工商12315、质监12365、食药监12331、旅游0731-88805555、住建12328、商务12312等投诉热线投诉办结率逐年上升。2017年,仅质监全系统12365投诉举报中心就受理质量诉求16333件,其中产品质量举报投诉2103件,处置率100%,完成率98%。

  ——质量惠民更加注重“获得感”“幸福感”。大力实施“质监惠民”活动。对3572家乡镇(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在用的4.75万台医用计量器具实施免费检定;对全省126台10吨以上在用燃煤锅炉免费开展能效普查;每年对400套保障性住房实施免费气检;对全省856所公办中小学校、公立幼儿园和公立福利院使用的特种设备实施免费检验;面向省内600多所学校的床上用品、校服实施免费检验;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为全省2621家企业提供免费检测、校准服务11681批次;发放农业标准化种养、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知识读本10万册……

  质量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追求,追求质量发展,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全省质监系统将更好地承担起质量主管部门的职责,以崭新的姿态跨向质量时代,以更大的作为迈上质量高峰,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奏响质量最强音!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周 佳

编辑:刘郁蕾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质量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