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筑牢基石起“高楼”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刘郁蕾 2018-10-25 14:59:01
时刻新闻
—分享—

国检中心技术人员正在认真开展检验工作。

计量检测人员正在对加油机进行检定。

标准成为中车创新发展的引领和推动力量,为“中国高铁”走出去赢得了话语权。

2012年5月10日,国际标准化组织烟花爆竹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成立大会召开。

质检人员到商场开展3C认证检查。

国家轨道交通高分子材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疲劳可靠性试验区。

今年初,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长沙基地一期工程项目建设获省发改委批复,核定长沙基地项目总建筑面积14005平方米。基地将重点围绕服务军民融合、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在北斗导航、惯性制导、轨道交通、工程机械、新材料等7大领域,争取新建24个具有前沿性、基础性、唯一性的国家计量标准。

去年9月,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致函长沙岳麓科技产业园管理委员会,同意该园区创建“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岳麓科技产业园作为湖南省唯一的检验检测专业园区、中部首个获批的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无疑将成为中部、湖南、长沙的检验检测重要聚集区。

去年7月,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长株潭)协作单位签约暨标准化孵化基地授牌仪式在长沙举行。该基地定位于公益性服务平台,将积极开展“一区五中心”即农业标准试点示范验证区、标准协同创新中心、技术标准验证中心、国际标准化推进中心、标准公共服务中心、标准学术交流中心建设。

【图读】

2017年5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同意长株潭城市群开展创建“中国制造”质量技术基础综合示范区试点工作。中国计量院长沙基地、湖南省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等重大质量基础试点项目陆续开工建设。

(本版图片由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供)

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是国际公认的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技术链条,不仅给质量提供支撑,更是保障国民经济有序运行、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科技创新的基础。

当前,我国正大步迈向质量时代。“高质量”越来越成为发展热词。抓质量,必须从质量技术基础抓起。近年来,省质监部门不断加大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精准服务水平,为我省建好质量“高楼”筑牢了基石、增添了“底气”。

计量: 专注“小细节”,支撑“大发展”

计量是支撑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全省各级质监部门以加强重点管理计量器具监管、深入开展计量惠民行动、大力推进诚信计量、开展节能减排能源计量、深入推进产业计量等为重点,切实履行职责,加大监管力度,有力地保障和改善了民生,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支撑产业经济发展。

亮“利剑”——

质监、交通、环保、食药等有关部门联合出台了加强对加油机、电能计量器具、食品检验用仪器设备、环境监测仪器、交通执法设备等重点管理计量器具的监管工作文件,加强了对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4个方面列入国家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目录的在用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和备案管理,强制检定计量器具数量年均增加8%,平均合格率为96.6%,国家重点管理计量器具受检率为97.1%,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总体抽检平均合格率为92%,计量器具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平均合格率达到98.6%。

全省共组织开展19次计量专项检查,累计出动人员1.2万人次,检查商场超市、居民小区、生产企业、气站油站、计重收费站点等各类单位2万余家,抽查水电气表、加油机、出租车计价器、交通监控设备、医疗诊断设备等民生计量器具20.6万余台件。查处计量违法案件1318起,严厉打击了利用计量器具作弊、坑害消费者利益的违法行为。

促诚信——

在集贸市场、加油站、餐饮店、商店超市、医疗机构、眼镜店、出租车公司、超限检测站、计重收费站和水电气供应单位等10个领域开展了诚信计量自我承诺活动,引导并培育了3121家以上诚信计量示范单位,积极发挥经营者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主体作用,初步建立起以“自律、自理、示范”为基础的诚信计量自我约束机制。

优服务——

深入开展计量惠民行动。每年对4500家乡镇和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5.1万台件医用计量器具实施免费检定,对100个公共环境自动监测站点的600台套空气自动监测设备和622项水质自动监测参数设备实施免费检定和校准。服务重大基础性工程建设,为全省19条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地铁近 70家工程实验室开展了计量检测服务,为全省重点工程质量安全提供了可靠的计量技术保障。全面停征了计量行政许可、计量器具强制检定等计量收费,每年为企业减轻负担1.35亿元。

优化产业计量服务。全省各级质监部门聚焦企业难点和检测瓶颈,有针对性地为736家省内中小企业实施了计量精准施“测”服务,深入产业园区开展计量知识宣讲,在烟草质量控制体系、光纤传感器应用等领域开展产业计量服务试点。全省各级质监部门通过专项培训、上门指导、专家服务等方式,引导、推动473家企业建立完善计量检测和管理体系,建立符合要求的计量实验室和计量控制中心,帮助建立计量标准,为1261 家企业培训计量专业技术人员3024名。

服务两型社会发展。对全省450家重点用能单位进行了能源计量审查,为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降耗发挥了积极的技术支撑作用。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湖南)打造了能源计量数据公共平台、能源计量检测公共服务平台、能源计量技术研究平台和能源计量人才培养平台四大平台,基本实现了对水、电、气等不同种类能耗数据的采集和数据分析。

标准: 引领时代进步 助力创新发展

标准是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技术依据,具有“树标杆”的引领作用和“划底线”的兜底作用。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标准化在便利经贸往来、支撑产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规范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近年来,我省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省里相继下发了《关于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提升湖南标准化建设水平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投入专项经费1.7亿元,支持标准化项目3000个,有力推动了标准化建设。标准在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防风险、保安全等方面的引领作用不断凸显。

国际标准化,助力湘企“出海”——

国际标准是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的技术基础。在“开放崛起”大战略中,我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不断扩大国际交流,提高在国际标准建立中的“话语权”。

我省先后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99项,其中主导制定标准28项,约占全国总数的10%,实现“跟跑”到“并跑”最终“领跑”的转变。中车株洲所近年来先后主导和参与国际标准79项,其中主导制定标准11项,一举打破了西方国家对高铁标准的长期垄断,为“中国高铁”走出去赢得了话语权。中车株洲所荣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组织奖,是全国轨道交通行业唯一获奖企业。

成功争取到国际标准化组织/烟花爆竹技术委员会(ISO/TC264)秘书处、国际标准化组织/起重机技术委员会(ISO/TC96)秘书处相继落户湖南。我省也因此成为除北京、上海、江苏外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最多的省份。由我国提出了《烟花用烟火药剂安全性能要求》、《混凝土泵技术参数和测试方法》等国家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填补了国际上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先后承办或参与ISO/TC264、ISO /TC96、IEC/TC9年会、国际论坛9次。省质监局与湖南大学联合举办了三届“标准化与治理”国际论坛。2017年,省政府举办“国际标准化的发展与中国制造”学术报告,省长许达哲出席,邀请ISO原主席张晓刚进行专题讲座,社会各界反响强烈。

在积极参与“制标”的同时,大力推广“用标”。深入开展“湖南制造”对标达标创标提标行动,免费开通了国际标准网上查询平台,对重点出口企业实施“一对一”服务。目前,我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生产的企业达到275家,年产值超过1500亿元,进一步确立了我省优势产业在国际贸易舞台上的重要地位。

地方标准制定,服务湖南发展——

为更好发挥地区优势,提高地方产品的质量和竞争能力,我省因地制宜推动地方标准制修订,共批准发布各类地方标准1723项。

在特色农业标准制定上,批准发布各类农业地方标准1000余项。其中,《高标准农田建设》系列地方标准的制定得到国标委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

在特色服务业标准制定上,“湘菜”系列地方标准的发布,使其成为我国八大菜系中唯一制定涵盖所有“湘菜”标准的湘菜菜系。

在特色管理标准制定上,开展了社会救助、反恐防范等标准研究,提升了社会治理能力和体系现代化。特别是《毛主席工艺塑像》地方标准得到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的高度肯定,对促进我省红色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两型”标准制定上,共发布48项节能、环保的两型社会地方标准,项项填补了国内空白。

标准化试点示范,助推产业升级——

标准化试点示范是推动标准实施的重要方式,也是探索标准化方法、推广标准经验的有力抓手。我省共建设各类标准化试点522个,其中农业标准化试点272个,服务业标准化试点144个,工业标准化试点102个,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4个。

郴州市在创建临武鸭标准化示范区过程中,制定和完善了生产技术、加工技术、市场准入的标准,建立健全了临武鸭生产各环节的标准化建设,每年增创效益逾1600多万元,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龙头企业舜华鸭业公司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成为中国最大的麻鸭养殖加工企业。

韶山国家级旅游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建立并实施了涵盖景区游览、购物、餐饮、交通四项旅游基本要素的服务标准体系及各项管理与服务标准,自开展标准化试点工作以来,韶山景区的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经济社会效益持续增长,游客满意度均达98%以上。

还有泰富通过多年标准化工作,为企业直接和间接创造经济效益和节约成本近5000万元;郴州永兴县通过完善“三废”循环利用标准体系,成为全国两型示范的典型……标准化试点工作不仅推动了试点企业生产服务效能提升,也引领着整个行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产业加速升级。

认证认可: 证实能力 传递信任

认证认可作为市场经济的“信用证”,是企业或者组织质量管理的“体检证”,是国际贸易的“通行证”。高技术认证认可服务是从源头规范市场行为、确保质量安全、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对外贸易、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省质监局不断规范认证认可工作,先后制定了《湖南省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行政许可工作指导书》等制度文件,制定“认监工作手册”,建立工作标准,规范工作程序。我省认证认可工作不断加强,取得明显成绩。

资质认定管理更加规范,让检验检测机构跑出“加速度”——

截至目前,全省各类检验检测机构共有1531家(不包括国家认监委发证机构),总计有效资质认定证书1553张。获证机构主要分布在交通运输、建设工程、建筑材料、卫生疾控、环境监测、质量技术、机械化工、农牧渔林等20多个领域,为大力实施质量强省战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强制性产品认证有序开展,为人民群众拉起“保护网”——

强制性产品认证是我国政府按照世贸组织有关协议和国际通行规则,为保护广大消费者人身和动植物生命安全,保护环境、保护国家安全,依照法律法规实施的一种产品合格评定制度。凡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内的产品,必须经国家指定的认证机构认证合格,取得相关证书并加施认证标志后,方能出厂、进口、销售和在经营服务场所使用。到目前为止,我省强制性产品认证数量稳中有升,势头良好,认证证书数已达到8826张,涉企数量1313家。发挥了强制性认证“保安全底线”作用,有效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

自愿性认证持续实施,为企业品牌提高“公信力”——

我省自愿性认证证书由2012年的6000余张增至2018年的21790张。其中:管理体系认证证书17363张,企业9665家;服务认证证书87张,企业79家;自愿性工业产品认证证书1301张,企业368家;食品农产品认证证书3039张,企业1537家。通过认证认可工作,有效提高了企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了品牌公信力。

创新两型认证工作,服务绿色发展——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认证认可工作也在不断创新升级。长株潭两型试验区获批十年,我省探索标准化推进绿色发展的新机制新模式,初步建立起比较系统的两型认证制度。

2016年,全省新认证两型旅游景区、两型村庄各8家。(2017年上半年新发证8家村庄,1家景区)。2017年上半年,与湖南省经信委、湖南省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管理委员会联合发文《关于实施两型工业企业标准、开展两型工业企业认证工作的通知》,拟对全省41家企业实施两型认证。

长沙经开区创新健全环保监管体制机制,完善或增设了环境应急、总量控制、现场管理、固废(危废)管理等职能岗位,从职能上保障了节能减排要求的落实。

长沙县锡福村推广两型技术和生态养殖标准,创造了“以绿狐尾藻生态湿地为技术关键的养殖废水治理模式”,带来了养殖污染治理的革命性变化,成果在湖南、浙江等省市推广。

两型认证激发了各参与主体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内生动力,有力地推动了节能减排、环境改善、产业转型,促进了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

检验检测: 磨好“试金石” 增强“服务力”

检验检测是保障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技术支撑,是社会各方共同依赖的质量技术基础,它是质量管理的“试金石”,在维护质量安全、保障国计民生、加快技术创新、促进产业进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着基础保障和技术引领作用。

在提升产品质量、确保质量安全中发挥保障作用——

通过对产品的定期检验、监督抽查等,促进了我省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水平的不断提升,我省重点工业产品监督抽查合格率由2010年的92.1%提高到2017年的95.1%,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特别是对出厂烟花爆竹实施批批检验,确保了北京APEC、G20杭州峰会等国际重要会议焰火燃放的质量效果与绝对安全,受到了原国家质检总局、公安部的高度赞誉。

在推进质量监管、助力执法打假中发挥支撑作用——

全省各级技术机构每年完成棉花公检100万吨,完成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7000批次,完成特种设备定期检验13万台套、压力管道定期检验4000千米,每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180万台件。配合行政执法部门发现大量质量不合格的问题产品,为保持打假治劣高压态势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引领科技创新中发挥平台作用——

国家级和省级检验检测机构加强关键技术、检测方法研究,在应对酒鬼酒塑化剂等突发事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服务中小微企业、助推产业升级中发挥服务作用——

截至2017年8月31日,各主要技术机构共服务中小微企业11852家,为企业提供委托检验检测服务,培训检验检测人员。他们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和办事效率,减免服务费用,2017年共为中小微企业减免费用达4863万元。

省质检院十分注重搭建服务中小微企业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公共检测平台。承担建设的“湖南省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被省政府和省局分别纳入“十三五”规划重点工程项目库。

2016年以来,省质检院围绕省、市重点产业集聚区与专业工业园区的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需求,先后与长沙市经开区、长沙市雨花经开区、浏阳国家智能制造和再制造工业园等等达成或签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展实验室共建,为园区企业提供定向订制服务,根据园区企业实际需求选项目上设备,将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触角向产业集聚区核心纵深和配置。

国家质检中心是服务发展的重要力量。益阳黑茶产业在国检中心大力支持下,五年内获“QS”认证企业数由 50 多家发展到 2016年的 130 多家,年销量由不到 40 亿元上升到 200 多亿元,稳居全国第一。

落户浏阳的国家烟花爆竹检测中心,其烟花爆竹产品及原辅材料检测能力已居全国之首、世界领先水平。目前能满足全球各国烟花标准及技术法规要求,五年检验批次增长270%、检验业务收入增长88%,主产区浏阳市的产量已占到全国市场的60%。

全省已建成17个国检中心,覆盖10个市、21个特色优势产业,其中工程机械、轨道交通、工矿车辆、磁力设备、有色金属等中心成为长株潭和“一点一线”地区经济率先发展的强劲引擎。 (王 珊)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刘郁蕾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质量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