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强则国家强,质量兴则民族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质量摆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和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质量(上海)大会贺信精神,我们要全面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唱响“品立长沙、质优天下”的城市质量精神,让长沙加快迈入“质量时代”。
坚持质量精神与工匠精神“两培育”。质量精神是实现质量强国梦的前提和基石,是企业骨子里的一股“质量劲儿”。德国、日本、美国都是公认的质量强国。德国的质量精神可以概括为严谨、务实、守序,日本的质量精神偏重于细节、精益。美国更多的是将质量看作为一种竞争战略。长沙人民历来重视质量,马王堆素纱禅衣令人惊叹,铜官窑的瓷器远销海外,精美的湘绣名满天下,精良的工程机械走向世界。长沙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2016年经济总量居全国省会城市第6位,2017年可迈入“万亿俱乐部”,都离不开质量强市的重要支撑。当前长沙正处于产业迈向中高端的关键阶段,面临着数量型经济向质量型经济转变的“窗口”机遇期,必须坚持质量第一,建设质量强市,引导全社会共同努力,将质量精神转变为质量提升行动,让质量精神成为长沙发展的源动力,落实在工作实践、融入到日常生活。质量之魂,存于匠心。必须弘扬工匠精神,把质量贯穿于生产的每个节点,让人人是创新之人,处处是创造之地,个个都精益求精,每个人做擅长之事,每件事有擅长之人。
坚持严格标准与引领标准“两推进”。标准决定质量,标准引领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是最低门槛,更多保障的是基本质量,谁在国标基础上采用更细更严的标准,谁就能带来更好的质量体验,率先引领产业发展潮流,拥有更高更大的竞争力。比如,西方发达国家屡屡通过提高标准形成壁垒,导致许多中国产品无法进入或被迫退出目标市场;华为积极参加全球300多个标准化技术组织并担任重要职位,成为全球标准制定的重要贡献者,成功登顶全球第一大通信设备商。近年来,长沙大力推进标准体系建设,国际标准化组织烟花爆竹、起重机2家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相继落户,2016年制定国际标准10项、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37项。践行“品立长沙、质优天下”,必须进一步发挥标准的引领作用,以基本的质量标准作为门槛去淘汰低端产能,以更高的质量标准去引领中高端发展,不断强化重点领域的技术、产品与管理标准制定和实施,以一项项细化的标准让质量变得更加可感、可触、可操作,加快实现“长沙制造”向“长沙质造”转变。
坚持品牌打造和品牌营销“两手抓”。产品质量是质量精神的写照,品牌更是质量的“形象代言人”。弘扬质量精神,必须高度重视品牌建设与品牌营销。海尔在创业之初,有一次检查出76台冰箱存在质量缺陷,张瑞敏带领员工抡起铁锤亲手砸毁,砸醒了海尔人的质量意识,树立起“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的质量理念,塑造和培养了“质量就是生命、质量高于一切”的质量精神。近年来频繁出现的“海淘热”现象,实际上淘的是品牌,淘的是质量。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根本出路在于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截至目前,长沙共获得中国驰名商标128件,中华老字号16家,鲁班奖11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5个;2家企业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打造了一批在国际国内有影响的优质品牌。今后要以评选市长质量奖为抓手,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创新品牌培育机制,加大品牌营销力度,促进资本向品牌集中、技术向品牌集成、人才向品牌集合、资源向品牌集聚,推动“长沙产品”向“长沙品牌”跨越。
坚持诚信建设与民生改善“两同步”。诚信就是财富,质量就是民生。市场经济就是诚信经济,只有紧紧抓住质量诚信这个“牛鼻子”,把诚信守法作为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才能让“质量大厦”高高屹立,有效守护老百姓“舌尖上”和“家门口”的质量安全。2015年8月以来,长沙共发布质量诚信“黑名单”6期,曝光质量失信企业13家、个人7人,有效地褒扬诚信、惩戒失信,让企业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愿失信。进一步加强质量诚信建设,要对质量违法行为“零容忍”,健全社会信用统一代码和失信“黑名单”制度,实施最严的处罚、最严的问责,做到法律面前无特权、违法惩戒无例外,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惩戒格局。同时,坚持质量为本、民生为先,把食品药品、农产品、建筑工程、特种设备等质量安全放在十分突出的重要位置,严格实行全过程质量监管,加强风险预警处置,为群众创造和提供更多的优质产品、优质服务和优质环境,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突出的质量问题,让老百姓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称心、住得舒心,拥有更多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享受更多“质量红利”。
(作者系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书记)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陈文浩
编辑:刘郁蕾